• <var id="5e9ux"></var>
    <wbr id="5e9ux"><ins id="5e9ux"><span id="5e9ux"></span></ins></wbr>

  • 国产无遮挡18禁网站免费_久久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_久久精品无码毛片_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中文
  • <var id="5e9ux"></var>
    <wbr id="5e9ux"><ins id="5e9ux"><span id="5e9ux"></span></ins></wbr>

  • 當前位置 主頁 > 學習園地
    大生產的那些事
    時間:2017-12-08   游覽量:
          “花籃的花兒香,聽我來唱一唱,唱一呀唱……”,這歌的旋律熟吧,有些年紀的人都會唱,唱著唱著,南泥灣的小江南景象就在眼前,稻浪滾滾,牛羊成群。  
    其實1941年到1942年是最難的,日本人對根據地大掃蕩,“搶光”,“燒光”,“殺光”,國民黨怕延安壯大了,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,華北地區又連年受災……。不當家,不知道當家有多么難。毛澤東后來講“曾經弄到幾乎沒有衣穿,沒有油吃,沒有紙,沒有萊。戰士沒有鞋襪,工作人員冬天沒有被蓋”的境地。當時中央領導都穿補丁衣,吃黑豆,秕糠,野菜,大批戰士餓得患上了夜盲癥,冰天雪地,依舊穿著夾衣,打赤腳。二年間,八路軍從40萬人到30萬人,新四軍也減少了二三萬,解放區人口少了一半。 
           大生產動員大會上,毛澤東說:“餓死呢?解散呢?還是自己動手呢?”結論當然是“自己動手、豐衣足食”。
    南泥灣又叫爛泥灣,都是荒山、野草和爛泥,方圓lOO平方公里,是延安的南大門。359旅屯墾也加強了南線的防御,部隊開進南泥灣時,他們什么都沒有,就是在深山密林安家,向荒山野嶺要糧。他們沒有镢頭,到處找廢鐵,把破壞敵人的鋼軌鋸成小段,用毛驢馱回來,自己造農具。沒房子,就地搭窩棚、挖窯洞。糧不夠吃,挖野菜,采野果,打獵。多數戰士只一套衣服,換洗就蹲在河里,躲在被窩里,衣服干了再穿。被褥薄,凍醒了,就燒起篝火,圍著火堆唱歌跳舞。唱:“野火照人歌且舞,闖過今年和明年”。
            王震是旅長,雙手打滿血泡,始終與戰士一起開荒,8團團長陳宗堯在山上開荒,政委左齊沒有左臂,不能拿镢頭,就給戰士們做飯燒水,挑送上山。天麻麻亮,許多戰士早就上山了,黑咕噥咚了,都不肯收工下山,領導急了,規定“生產時不得早到和遲退”。 
    干部戰士們開荒,家屬紡線織布。王震把各個團的木工招集在一起,突擊一周,制造紡車1000多輛,大人小孩都來紡線。資金,原料,技術什么都缺,又硬是創辦了許多小工廠,有紡織廠、制革廠、肥皂廠,自給自足還有多的。
            第一年,開荒種植糧食、棉花、蔬菜達1.1萬多畝,相當于每人平均6畝。到1944年,全旅種地達26萬多畝,收獲糧食3.6萬石,除全旅食用外,上繳公糧1萬石,并做到了全旅每人養一只羊,兩人一頭豬,10人1頭牛。全旅每人每月平均吃到3斤肉,每天1斤半萊,會餐時還能吃到雞鴨大米。戰士們也都穿上了自制的新衣服和鞋襪,每個戰士每年2套單衣,1套棉衣,2雙襪子,1雙棉鞋,2雙單鞋。有的還可以領到一件毛衣或羊毛背心。全旅兵強馬壯,衣食住行樣樣齊備。 
            中央領導和大家一樣,也親自參加勞動。毛澤東,朱德開荒種地,周恩來、任弼時、董必武紡線捻紗。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把生產節約的計劃公布在報紙上,讓大家監督,看是不是空炮。陳云當年是中央組織部長,組織大家擔糞積肥,幾個年輕人嫌大糞臭不愿挑,他就挑起擔子說:“大糞不臭,是香的。”聽的人都笑,陳云說:“大糞不是香的?用它去肥田,長出的新鮮蔬菜和瓜果不就變成香的了?”
    感言:大生產運動的發展,密切了軍民、軍政關系。在大生產運動中,人人都以普通勞動者的身份出現,首長和士兵、領導和群眾,汗流在一起,大家情同手足,親如兄弟。更重要的是,通過大生產運動培育出了聞名于世的自力更生,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,這一精神成為我黨、我軍、我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的巨大力量和傳家寶。
    在線咨詢

    在線客服

    咨詢熱線

    15365630615
    0523-86235786
    聯系我們